(處于保護隱私的考慮,僅拍攝了當事人的背影)
圖中中間那位手拄拐杖的老奶奶(主人公)今年已經90歲高齡了,左邊攙扶她的是他的孫兒為她請的照顧她起居和日常生活,右邊紅色羽絨服的老爺爺是主人公的哥哥,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。大家看到的是他們正在回家的場景,但在這之前卻發生了一些故事。。。
老奶奶從坐推器上起身,想要去吊一吊自己的身子(這個器械是一根柱子頂端裝了一個滑輪,滑輪上掛一根繩子,老人可以握住繩子的兩端來回活動胳膊和肩膀以達到鍛煉的目的)。老奶奶費力的夠到了繩子的兩端,來回拉伸了幾次之后就拄著拐杖站在原地不懂了,而此時照顧他的那位阿姨正在跟別的老人聊得熱火朝天,絲毫沒有關注到老奶奶的狀態。我觀察了大約2分鐘之后走上前去詢問了老奶奶的情況,老奶奶有點頭暈。對于如此高齡的老人來說站立狀態下頭暈摔倒的風險是巨大的。我攙扶老奶奶坐在了距離他5米左右的長椅上休息。五分鐘之后阿姨跑了過來,給老奶奶喝了點水之后就又跑走了,全程居然沒有關注到老奶奶身體不舒服的事實。
老奶奶一行三人回家了,我做在長椅上陷入了思考:老人家生活中的需求是什么?她的孩子看中的是什么?怎么才能夠滿足老人家的需求以及老人孩子的需要呢?
老人的需求:
1.有些事自己做不了,但不得不做,如果能夠找個人幫我做就好了。
2.有些事自己做不好,但不得不做,如果能夠找個人幫我做就好了。
3.有些事自己不會做,但是想做,如果能夠找個人幫我做就好了。
4.日常生活中摔跤后果會很嚴重,如果能夠不摔跤就好了。
5.我也想要玩耍,想要聊天,如果能夠有人陪我玩耍陪我聊天就好了。
6.我想要購物,但是自己購物不放心,如果有人能夠讓我放心就好了。
7.我想要看到我的孩子,跟他們聊聊天,如果他們能夠經?;貋砭秃昧?。
8.我有自己的愿望,如果有生之年能夠實現就好了。
子女的需求
1.我想照顧父母,但是時間不允許,如果有人能夠代替我照顧父母就好了。
2.父母不擔心自己的身體,但是我擔心,如果能夠實時掌握父母的身體狀況就好了。
3.父母心理究竟是怎么想的我并不知道,但我很想知道,如果我能夠知道他們的心情狀態就好了。
4.如果有人能夠代替我滿足父母的需求就好了。
子女關注點
1.服務人員是否具有資質?
2.服務過程中出事了怎么辦?
3.是否能夠及時?
4.會不會是騙子?
5.花費高嗎?
在我看來,請一個保姆乍看上去是能夠解決一部分老人的需求,但是有很多的不利因素:
1.保姆長期照顧同一個老人,心情可能會不好,壞心情會變成行為作用在老人身上
2.保姆的找尋和挑選非常困難,過程中會給家人帶來很大的麻煩
3.保姆是否經過專業培訓,照顧老人過程中是否令人放心是個問題
4.消費在保姆身上的錢相當一部分是浪費的,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時間老人是沒有需求的。
現今社會老人比例越來越高,給年輕人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,但為老人服務的模式和標準卻遠不能達到預期,但愿很快能夠有機構解決這個國計民生的大問題。
關于老人的需求、子女的需求、子女的關注點有什么想法和問題,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。
上一篇
為什么不能請保姆伺候公婆